如果在各大搜索网站上,搜索”积极不干预“. 那么搜索结果第一条一定是香港政府为了振兴经济所提出的"积极不干预政策". 点击高亮的字, 会进入维基百科官方的解释. 如果打开不方便的话, 这里将粘贴维基百科的一段内容.

有学者认为, 积极不干预应理解作“积极性”的不干预. 积极不干预意味基本上是要干预的; 若不干预, 必须要有正面而积极性的效果. 并指出, “港英年代的经济哲学一向是 最大的支持, 最小的干预. (maximum support,minimum intervention) ” - wiki

"不干预"好理解, 那么"积极"是什么意思呢? 实际上在看完维基百科的词条之后, 我还是不明白"积极"在这个语境里是什么意思. 之所以兴起而发写这篇文章的原因是因为某日在网上刷到一个视频, 标题叫"谷德昭 溝通能力 即時增值", 如标题所写, 这是一个关于沟通能力提升的视频. 相信如果不是资深一点的影迷, 应该是不会知道谷德昭这个人. 而且因为是香港人, 所以是用的粤语演讲. 这让不懂粤语的朋友更难看完整个视频. 况且关于沟通能力如何提升, 经典的资料比比皆是. 无非就是一些普遍的大道理, 大同小异. 那谷德昭又讲了什么呢? 整个视频我是没快进着看的, 最开始谷德昭讲的都是普遍性的道理. 直到他谈到了 "积极不干预". 他用政府的政策来类比与人沟通的方式. 道理也普通, 简单而言之就是抱着最"积极"的心态去沟通. 和"尽人事然后听天意"意思很类似. 但是态度不一样. "积极不干预" 指的是做好自己该做的部分, 然后用最积极的心态去想这件事. 积极的心态绝不是欺骗, 更多的是不活在"想象陷阱"当中. 往往很多时候, 我们是怕往前迈出一步就会跌掉. 在国际形势逐渐复杂的今日和信息过载的时代背景下, 能够保持这种心态的能力绝不是自然形成, 而是需要不断练习.

那么如果放在人际交往或者做事的角度上讲的话, 上面这句引用可以解读成这样:

积极不干预应理解作“积极性”的不干预. 积极不干预意味必须积极的做事; 若不干预, 必须要有正面而积极性的心态. 最大的努力, 最小的负面情绪. (maximum effort,minimum negative mindset)” - wiki

共勉.